
GAY为什么都是肌肉男呢? | FAVOTELL 艺术
gay只有在艺术作品中永远有一套完美的模板!
制服、皮革、完美身材
去年上映了一部名叫《Tom of Finland》的传记电影,讲述了Tom of Finland——这位同志艺术家,精彩而又曲折的一生。
男郎社微信公众号有资源 直接回复即可观看
在电影中,Tom原为一名二战中拼死奋战的军官,但在战争结束后回到家乡,却因为自己同志的身份遭到严重的歧视和打压。他只好画下一幅幅情色插画来解放同志对于性爱的态度,忠于自己并捍卫权力。
由于同志群体本身身为男性,而同时又倾心于此,所以对雄体散发出的荷尔蒙也就更加敏感,会用更加挑剔的眼光去看待同性,从而诞生出了追寻完美男性的特质。
Tom笔下的是一个只有男性的世界。而这些男性都有着性感完美的身材和标准化的五官。亦真亦幻之间,流露出他对于美的一种偏执的追求,同时艺术的展现出了男同群体的真实生活和夸张化的欲望。
制服、皮革、机车等这些Tom笔下的元素对同志群体的影响一直持续到今天,甚至在审美的层面也带动了大众喜好,“同志标准五官”也被打造了出来。
作为同志骄傲的一面旗帜,Tom不仅定义了一种大众的审美,还激励了随后的一大批以同志生活为主题的插画家。
上个世纪90年代,Tom 还曾经举办过时装发布会,让自己笔下的经典形象走出画纸,站在公众面前,展示同志群体的骄傲。
越来越多的同志漫画家
就像同志骄傲运动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样,插画家表达自己的同志情愫,同样经历了一个复杂的演变过程。
20世纪初,绅士画家Joseph Christian Leyendecker就隐晦的表达过男性之间的欣赏,无论是风度翩翩的绅士还是挥洒汗水的运动员,那脉脉的眼神足以腐味十足了。
70年代,时尚插画家George Stavrinos与Mel Odom,也不满足于只创作以女性为主的时尚插画,而是描绘了很多阳刚以及理想化的雄性线条。
80年代的Richard Rosenfeld则用简单的线条呈现了男同群体多样化的躯体。
在上个世纪同志激烈的平权运动之后,同志群体慢慢被公众所接受,画家笔下的同志们也呈现出更加自由的姿态。也更多的刻画其内心世界。
不过同志只喜欢完美比例的肌肉男吗?当然不是。越来越流行的「壮熊」就是最好的佐证。
多毛壮熊的崛起
从80年代的石原豪人创作的漫画中还能看到人物体型比例都深受欧美「模板」影响——肌肉线条流畅而修长。
但现如今活跃在日本同志界的知名漫画家们,已经把画风彻底转向了“大叔”“多毛”“U熊”等组成的男风绮丽の景中。